关于古代伟人对餐饮的研究(三)本文发表时间:2010-5-19 来源:白癜风,白癜风治疗网 标签:研究
现在讲究食品安全,几千年前的孔子也注重饮食卫生了。孔子有“八不食”。即“食钮而蚀,鱼馁而肉败,不食。色恶,不食。臭恶,不食。失饪,不食。不时,不食。割不正,不食。不得其酱,不食。沽酒市脯,不食。”意思是说粮食陈旧了或变味了,鱼和肉腐败变质了,不吃。食物颜色难看,不吃。气味不好,不吃。烹调不得当,不吃。不新鲜蔬菜,是指蔬菜要采摘及时,譬如春韭夏苋,无非是吃个鲜嫩。过时而采,形如柴草,又有什么味呢?日本有句民谚:“*已有十八岁,粗茶已有粗泡时。”所以蔬菜采收要掌握时令是很重要的。“杜园菜”之所以可口,除了土膏露气的好处外,现采现炒现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肉切得不合规(如肉压切成糜状),不吃。调料(酱)放得不当(太淡或太咸了),不吃。从市场上买来的酒(怕有掺假)和肉(不卫生),不吃(喝)。这些观点放到今天也是非常正确有道理的,值得我们学习一下。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,我国就已经盛行饮酒了。《论语》记有“唯酒无量,不及乱”之句,意即“只要饮酒不限量,但却不至于醉”。《论语·子罕》还记载有这么一段话:“子曰:‘入则事公卿,出则事父兄,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,何有于我哉?’”意思是孔子说:“在外侍奉国君和大臣,在家孝敬父兄,有丧事不敢不努力去操办,喝酒不被酒所醉倒,这些事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困难的。”孔子把喝酒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来对待,可能是因为那时候饮酒属于仪式的一部分。 今天的我们推测孔子当年酒量应该挺大的,反正他自己说他没醉过。“唯酒无量,不及乱”诚可知,孔子是个酒徒,但他能自我遏止,适量而饮。众所周知,酒少饮有益,多饮伤身,这些都是被古今医学及大量事实所证明的,所以现在的人们,不能为贪图一时快意而敞开了喝。 (40211)(103)(149) 相关文章评论主题:关于古代伟人对餐饮的研究(三)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