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病不足为奇本文发表时间:2010-1-30 来源:白癜风,白癜风治疗网 标签:治疗癫痫
在社会中,精神病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,甚至是精神病的医务工作者,往往会遭受歧视和偏见,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。其实,对精神病造成偏见和歧视,有其历史的原因,而精神病人发病时的丧失理智的表现,包括他做出的一些破坏性行为,容易给人“没救了”的感觉,使人们对精神病人恐惧、厌烦、回避。而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只会让精神病患者无法从自己的阴影中走出来。对此,中国精神健康网专家提示:不要歧视精神病患者,精神病也是一种常见病。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在所有人群中,有25%以上的人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中受到精神疾病的侵扰,任何人群和地区都可发生精神疾病,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 10%。目前全球约有4.5亿人患有精神或行为障碍,所花费用2000年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2.3%,2020年将增加至15%,给社会、家庭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。 精神疾病也是全世界人类残疾的主要原因,在造成残疾的10个主要原因中精神疾病占4个。我国重性精神病的发病率是13.47‰,但只有很少精神病人得到治疗。引起残疾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症、精神分裂症、癫痫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、阿尔采默氏病、精神发育迟滞和儿童、青少年期出现的精神障碍等。 虽然精神疾病有这样高的发病率,但是,假如精神病人首次发病,及时治疗,有30%可以痊愈。30%通过治疗可以缓解,病情得到控制,但是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,30%错过 的治疗时期,则可能要终生服药治疗。 可现实中却是鲜有人能积极主动的寻求专业治疗,起主要原因: 一是大众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甚少,许多人虽出现认知活动、情感、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伴有一些躯体症状,但认为不是疾病或只是反复去综合医院求治,却不是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。而综合医院里的精神科专业发展相对滞后,易延误病人的治疗。 二是患者怕人知道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工作、家庭; 三是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、排斥和不接纳,使许多病人延误治疗,造成慢性精神残疾。 相关文章评论主题:精神病不足为奇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)
|
|